咨询热线:0898-0663522100

宁波时尚产业数字化发展对策研究——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

添加时间:2024-06-26 23:03:26

  时尚产业是时尚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创新、生产供给和商贸流通等一系列经营活动的总称。时尚产业数字化,即将数字技术渗透到时尚产业的所有产业链环节,包括数字化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和服务,实现整个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升级。鉴于宁波时尚产业以纺织服装为典型代表,本文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宁波时尚产业数字化发展的主要研究对象。近年来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受全球疫情、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环境影响,以及国内消费潜力释放不及预期等因素制约,发展速度有所放缓,面临着后疫情时代国际国内双重挑战,迫切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能级跃升。

  宁波是我国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是“宁波装、状天下”的服装名城。纺织服装时尚产业数字化发展,驱动产业以消费者为核心,通过数据和数字技术应用实施精细化运营,促成产业商业模式迭代升级,成为全国性、甚至全球性商业模式创业品牌,以此扩大提升宁波时尚、智能新元素的城市品牌影响力。例如,宁波太平鸟时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融合线上天猫旗舰店和线下实体店,支持线上购物线下商品自提,并通过线上平台实现全渠道数字化营销,2023年第一季度日均营收达到2279万元。又如,雅戈尔在全国建30个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时尚体验馆,2020年开展网红直播,网红直播年人均销售额是线倍。太平鸟、雅戈尔等企业通过零售端数字化应用,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并向全国市场复制推广,成为提升宁波智造创新之都城市品牌影响力的最好代言人。

  产业数字化能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快速整合消费者、上下游供应商、合作伙伴产生的数据信息,大幅增强纺织服装等时尚产业在智慧设计、柔性制造、供应链协同等关键环节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能力,实现传统产业链升级升链升活力。例如,宁波打造的“服装产业大脑”平台,吸引整合全国范围内优秀设计师,为本地中小纺织服装制造企业提供设计服务。同时,平台协助中小纺织服装制造企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匹配,促进纺织服装产业前、中、后端产业链逐步融合,紧密衔接的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当前,时尚产业数字化加速从零售端向制造端转移渗透,通过5G、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决策系统等技术在生产制造环节的逐步应用,打造透明化、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车间,大大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例如,太平鸟建设了全国服装行业自动化水平最高的数字物流中心,采用交叉带分拣系统,节省新品发运60%的人工成本,并通过结合AGV自动导航优选系统和WMS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仓储的可视化。又如,宁波康赛妮和德国西门子联合开发的智能化数字化无人黑灯工厂,采用智能化粗纺生产线及配套智能化仓库,建造了中国纺织行业第一家全智能化无人车间,投产之后生产效率提升50%,库存周转率提升100%,交货周期缩短50%。

  宁波时尚产业以纺织服装业为主,产业链相对完整,海曙、鄞州和奉化纺织服装产业集聚格局初步形成,服务体系较为完善。纺织服装产业是宁波传统优势产业,2022年宁波规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近800亿元,出货值近240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4.96%和32.57%(见表1)。目前,纺织服装企业数量突破800家,其中,龙头企业雅戈尔和杉杉入选“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2020年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受疫情影响严重,2021年开始复苏,2022年受国际需求减弱影响,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同时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总体上也处于较低水平。

  2021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时尚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将时尚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纳入“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快速推进时尚产业数字化建设。宁波创客157创业创新园是浙江省两家入选第一批工信部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平台)的园区之一;头部企业雅戈尔入选了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集成创新应用项目;海曙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入选省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项目。还有上云标杆企业8家、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1家、行业云平台1家、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2个,产业数字化取得初步成效。

  1.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应用水平有待提升。目前,宁波大部分中小微纺织服装企业仍采取小批量、多订单和人工缝纫模式。与大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无论是资金实力、人才实力还是整体运营的系统化,都有比较大的差距,大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很难复制应用到中小微企业。总体上,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认识不够深、成本比较高、安全有顾虑、能力有不足等普遍问题,急需以低成本、通用型、广覆盖为特征的数字化转型支撑政策、平台体系。在这方面宁波与先进城市也有一定差距,如温州龙湾区的置信时尚小微园获评浙江省数字化示范小微企业园区,实现了园区所有企业上云,通过“智能制造”和“智能会议管理”等数字化集成应用,支撑小微时尚企业集群化数字能力提升。

  2.产业大脑政企合作有待深化。政企合作是产业数字化的重要途径,宁波“服装产业大脑”作为目前全市最大的政企合作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平台,已经汇聚200多家中小服装企业,初步实现了设计、供应链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应用。但是,目前“服装产业大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府主导过强,市场需求驱动和竞争力偏弱,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产业大脑运营主体是技术开发企业,对纺织服装行业的专业性不熟悉,也缺乏行业资源的整合带动能力,导致产业大脑数据资源整合不够,数字化全产业链升级滞后,数字场景停留在浅层次应用等。

  3.缺少产业数字化监管大平台。目前宁波尚未建立针对纺织服装产业的专业化监管平台,处理纺织服装产业内部数字化侵权行为的体制机制设计不够完善,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等相关管理机制也不够健全。相比之下,杭州钱塘区市场监管局通过打造“一个数据库、两个综合应用和一个样板”的“121”监管体系,实现纺织服装产业产品质量周期的分级分类监管。通过数字技术跟踪记录服装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的重要数据,建立品质追溯模型。深圳正在筹建“时尚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云平台”,实现“一个原创作品一个IP”,通过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技术对抄袭作品自动识别并举报,维护企业和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4.政府扶持力度有待提高。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数字化转型企业的扶持,但与先进城市还有一定差距。以对工业互联网的资金补助为例,宁波对市级试点项目按照给予不超过项目总额15%,最高2000万元的补助;而上海,对重点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总额30%,最高2000万元的补助。在时尚企业数字化转型管理体系认证方面,宁波对获得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2.0评定的企业,按评定结果等级AA级、AAA级及以上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30万元的奖励。而广州,对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评定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

  宁波时尚产业数字化,应聚焦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以市场驱动为根本,抓住产业链关键环节,多点切入、层层推进,着力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以集群数字化为路径,打造以纺织服装为主的数字化时尚产业生态圈。

  通过“服装产业大脑”与龙头时尚企业的合作,创新合作模式,理顺合作体制机制,加快全产业链数据资源整合,开发适用于纺织服装企业的、普适性更强的共享软件,加强产业集群的内部协作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源、信息等数字化共享,促成时尚产业链的全渠道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

  借鉴温州龙湾经验,建立一批数字化时尚小微园区,推动所有园区企业上云。完善园区内部数字应用软硬件配备,如用于服装设计的“三维CAD”、用于裁衣的“3D量体”、用于营销的“AR和VR试衣间”以及用于企业内部管理的“智能会议管理”和“智能餐厅”等。在园区中推动建立一批数字化工厂和智能化车间,并加大政策资金奖补力度。

  借鉴上海市场监管局的经验,推广运用“宁波版时尚产业网络交易监管贯通系统”,通过数据库的应用为企业“画像”,完善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实现风险研判与预警。全面推广“时尚企业码”,覆盖所有宁波纺织服装企业,实现一企一码,关联至市场监管局,将相关的监管信息如营业执照、电子许可证、经营情况、行政处罚经历等输入“时尚企业码”,为消费者和商业伙伴提供透明公开的企业经营状况,改善营商环境。

  对获得时尚企业数字化转型管理体系认证即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宁波时尚企业实行更高额的资金支持,对评定为市级标杆的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提高奖励额度。加强对数字化扶持政策的宣传与解读,提高企业对数字化政策的全面认识,真正享受政策红利。对中小微纺织服装企业进行重点帮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应用通用型数字化设备和软件的政策支持力度。

  制定落实高层次数字化人才发展政策,汇聚紧缺的复合型时尚人才。引进从事数字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的人才、高端科研和法律人才,完善“产、学、研”协同的数字化人才输送机制。积极倡导宁波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高水平学府与时尚龙头企业,通过“政校企”协同的方式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围绕时尚产业开展科创和人才服务,创造良好的数字化发展环境。

  打造交互式的数字时尚商圈,搭建元宇宙虚拟场景,结合概念雷竞技APP官方设计和3D数字化时装制作技术的运用,举行融合数字屏幕、VR技术和数字人的虚拟时装秀,展现城市时尚品牌的独特形象,为广大消费者创新消费场景,满足消费者在文化艺术和现实虚拟融合领域空间的需求,增进对本土品牌的了解和喜爱。


本文由:雷竞技打印公司提供